新华社12月1日晚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王新哲强调,5G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叠加倍增效应。
王新哲指出,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网络改造初见成效,平台建设蓬勃发展,行业覆盖日趋广泛,融合应用深层次延伸,产业生态蓬勃发展,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
王新哲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5G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入合作,利用5G技术进行工业互联网内网的设计、建设、运维管理和应用集成,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
二是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完善“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提高“5G+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
三是加快产业生态培育。培育一批优秀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共同培育壮大“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发展工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化融合创新应用。打造一批样板标杆,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示范。推动新场景、新模式、新应用落地实施,推动“5G+工业互联网”由生产外围单点单环节应用向生产体系中多层次融合集成应用扩展。
五是促进多方合作共赢。推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信息通信设备商与工业行业跨界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促进产融合作,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通的良好态势。深化“5G+工业互联网”领域多层面国际合作。
赵大春副总经理指出,5G已成为引领融合创新、激发新型信息消费的新动力,成为促进产业升级、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工业互联网是5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已成为5G赋能行业的典型代表,两者的深度融合发展正在加速工业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赵大春副总经理表示,中国移动认真落实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工作部署,以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托5G网络优势,中国移动将为行业客户提供5G精品专网服务,实现“网随业动,按需建网”。积极开展5G与工业的深度融合,面向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等14个重点行业,打造100个5G应用场景,推出100个5G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联盟理事长刘多详细介绍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她表示,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一个快速扩张期,各国纷纷加强在战略层面的指引和对新技术新应用推广的力度,工业互联网正成为驱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政策体系正不断完善,网络建设与改造进展显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平台实力显著提升,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测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应用模式和路径,产业规模正快速增长。刘多认为,超过八成的5G应用将来自于工业互联网等垂直领域,两者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正在全面落实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要求,力争到2022年,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本次论坛上,中国移动详细解读了其5G+工业互联网发展策略——“五个升级”。一是网络升级——构建全球领先的新一代5G+工业互联网智能基础设施;二是平台升级——发挥5G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全面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三是应用升级——深入典型生产场景,打造产业数字化“样板房”;四是模式升级——基于共同发现需求、共同创新产品、共同交付项目、公共创造价值,促进跨界融合创新;五是生态升级——推出四类合作方式,做大工业互联网朋友圈。
论坛同时发布了中国移动5G+工业互联网“1+5”应用场景及《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白皮书》。“1”即5G行业专网,作为各个领域的网络连接基础;“5”即5G+工厂、5G+矿山、5G+钢铁、5G+电力、5G+港口五大重点细分行业的5G应用场景。同时,中国移动将成立全国性细分行业示范基地,实现5G示范项目从“样板房”到“商品房”升级,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切实落地。